跳至主要内容

亚马逊站内广告详解(中)

大家好,我们接着上期继续聊亚马逊站内广告,上期向大家详细解释了广告后台菜单的功能属性,这期我们着重讲下站内广告除了吸引流量增加转化率,其实它还有如下几个重要的作用。

广告的作用
随着平台卖家不断变多,竞争不断加剧,这个时候亚马逊的资源就会变得有限。
广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销量,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种作用:

一、选品

选品 : 通过广告在同样的时间节点引入同等的流量,点击率高,转化高的款式则为理想款。具体操作:用同样的listing仅仅是图片不一样,开一组自动广告或者一组手动的广告在一个广告组下来添加两个子体,进行测试。如果有成交,那么说明成交较好的可能比较符合消费者对此类产品的需求,如果没有成交,那么通过点击率可以判断买家更加喜欢那个款式。

二、测试listing

Listing : 针对于同样的款式,选取不同的图片和listing以“一周”为周期测试图片的效果。
具体操作:更换产品的图片以“一周”为周期,测试产品的转化;切记测试中最好只改变一个变量,listing内容和图片最好不要同时变动。一般来说图片的影响相对要大些。

三、引流

引流 :自动广告可以带来关键词的流量以及关联流量,而手动广告能够带来精准的关键词流量。
具体操作:广告引流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是直接引流,通过广告曝光从图片直接点击进入的流量。第二个是间接引流,当客户通过广告浏览了本产品之后,当客户在页面的停留时长较长时,系统会将产品加入用户的浏览的轨迹,二次浏览的几率会高很多。

四、推关键词排名

推关键词排名 : 广告与自然流量的关联就在于广告词成交的越多,那么关键词排名就会靠前,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自然流量。同样的,广告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间接提升排名的作用:

1.Listing优化

通过广告的效果,将有效的广告词加入Listing中,将无效词在Listing中删除。
同时当自动广告报表中的ASIN较多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一定是系统无法读取关键词,这个时候需要对Listing的结构进行优化,具体方法为减少无效词对Listing的干扰。

2.开发新品
对于广告报表的分析大家要始终保持敏锐的嗅觉,很有可能下一个爆款就在广告词中诞生。我通常会关注一些曝光较多的词,可能没有多少成交,可能点击率也很低,但是我会根据这个词去做产品调研,去寻找是否是因为买家搜索量较大,但是市场实际中的供应较小从而导致广告能够在这个词下投放。
也有些时候会跳出一些非常明显的属性词,比如说产品不是防水的,但是出现waterproof这样的情况,那么大家就可以去挖掘是否可以改良产品,升级换代!

3.挖掘产品数据
基于文化差异的问题,有些时候我们对产品的真正用途并不是那么了解,甚至有些时候我们都无法想到产品的使用场景到底是怎样的。
我有一个朋友卖新奇特的产品,他总会因为流量的稀缺而苦难,最后我给他的建议就是自动广告投入大一些,尽量匹配更多的流量,从数据的结果中再来完善自己的产品属性,或者直接关键词+属性关键词进行投放,前者不可控,后者相对可控,这样成本会较高,但是有些时候很难避免,只有通过具体的数据测试才能知道自己的产品究竟属于怎样的消费群体和在怎样的消费场景下使用。

广告投放的正确思路
一、广告是一种投资

我们不能单纯的理解广告就是在花钱,而是要去思考花钱之后是否能够给我们带来价值,广告的每一笔花费我们都应该看做是一种投资,并且一定会有回报。
亚马逊给我们的数据很少,能够找到相关产品的销售指标和数据指标的渠道只有广告。我们可以通过广告知道我们什么词出单,我们的产品的点击率,以及不同词的转化率,而其他通道几乎没有。
同时不仅仅好的词能够给我们带来信息,而哪些坏的词能够提早的排除也是对运营工作的一种简化。如果我们没有哪些没有转化的词的数据,我们如何在listing优化中进行干扰项的排除呢?
不建议大家购买网上贩卖的数据包,这不一定与你的产品匹配。建议大家自己通过广告的方式去把广告的一些所需要的数据挖掘出来,去做一个数据的积累与沉淀。

二、把眼光放长远

我一直推荐大家做垂直类目,在一个类目里面精耕细作,其实这里面也有一些结合广告的思考。
我们去年对于产品销售数据和推广成本统计的时候发现,有些产品我们可能刚好赚回来了广告费,但是产品不是属于我们长期经营的品类,这样也就是说数据的积淀无法对后期的运营指导工作。
如果我们在同一个品类进行操作,那么初期广告的投入从长远来打算,真的就是九牛一毛了!

三、ACOS不是成功的标准

基于广告不同的目的,最终ACOS肯定会有很大的差异,低ACOS是一个评判的维度,但是更多的时候要结合广告的目的。
广告最终能够促进产品整体的销售,从而获得利润这才是真正的标准。通俗点就是,只要广告能够把产品推爆,能够赚到钱,ACOS其实是个啥?但是这里也不是来鼓吹大家不要重视ACOS
投入产出应该要看目的,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要去在乎自己的投入是多是少,关键是要有中长期规划。

四、SHUA

同样都是花钱,SHUA单会比广告更省钱
一定程度上广告的成本确实相对较高,但是个人认为一方面看产品的货值,另一方面看频率。
首先SHUA单一定是有效果的,其次我们暂且不考虑SHUA单的风险问题。但是广告是有数据的积累,而刷单没有。
所以究竟是孰好孰坏,大家可以自己去判断。


最后,广告一定要投放,但广告的目的一定要想清楚,你要知道广告的投放不单是给你带来流量,而且你要想到它能给你带来的数据积累,能够为你的产品带来什么帮助,再去做广告。

针对这期的话题也可以对照我拍摄的视频进行学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大家给我留言。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关注阿甘聊跨境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亚马逊业务报告详解

     大家好,我是阿甘,这里是亚马逊新手学堂,我会把亚马逊运营实操内容图文并茂的教给大家,希望朋友们能以我的经验为鉴,最大程度降低运营风险,业绩最大化。 今天我要讲的是亚马逊业务报告。 一、业务报告: 我们可以在亚马逊后台的菜单中找到业务报告,打开可以看到几个类别。 第一个大类别是图表,在图表中有几个小类目“销售图表”。在业务报告中可以看到整个业务报告时间范围之内销售状况,包括一个订单量的曲线图,以及浏览量的一些数据。 第二个类目是业务报告,分为两个小类目。“根据日期”和“根据商品”,“根据日期”的范围进行业务报告的搜索,“根据商品”可以根据商品信息进行业务报告的搜索。 二、销售量与访问量 我们在最右的菜单可以进行勾选,在你可以选择你需要的每一个数据的一个字段,勾选后会显示在下方。 那么最常使用到的是买家的访问次数与订单商品数量转化率。这两个指标可以体现出一个商品流量的状况,以及妆化率状况。 为什么要看这两个指标呢?第一,五名在新建一个商品的时候,最关心的就是有没有流量,它的流量到底多与少取决于关键词如何使用,关键词的排名还有广告投放的力度。第二当有了流量之后,关心的就是它的转化率,因为我们每个访问次数都有获客的成本,如果是做站内 CPC 广告的话,那亚马逊会对每次点击进行扣费,从付费推广获取金的流量,如果转化率不是在一个很理想的指标的话,那你的投入产出的比率就会不健康。 三、详情页面上销量与访问量 接下来我会跟大家一一介绍一下业务报告每个项的意思。 ·          (父) ASIN 、(子) ASIN 、商品名称与 SKU 在后台都可以直接看到,点击 SKU 可以直接跳转到亚马逊后台的商品对应链接。 ·          买家访问次数   :代表有多少个买家访问了页面。 ·          买家访问次数百分比 :代表整个店铺中单个 SKU 所占...

亚马逊FBA给卖家的优势与费用(下)

大家好,这里是亚马逊新手学堂,我会把亚马逊运营实操内容图文并茂的教给大家,希望朋友们能以我的经验为鉴,最大程度降低运营风险,业绩最大化。 今天我们接着上期继续讲关于亚马逊费用问题亚马逊 FBA 给卖家的优势与费用 六、亚马逊体积重量计算方式 我们每一个东西都有两个重量,实重与泡重。 实重:指实际重量,是货物放在称上显示出来的重量。 泡重:指体积重量,根据体积折算出的重量。 国内泡重计算方法是长×宽×高除以 5000 或 6000 ,它的长宽高单位是厘米,得出的重量单位是公斤。 但亚马逊不一样,亚马逊的长宽高是英寸,得出的结果是磅。所以大家尽量使用英寸 / 磅的方式来换算。 • 体积重量计算: 2018 年 2 月 22 日之前,体积重量的计算方式是商品体积 (长 x 宽 x 高,以英寸为单位)除以 166 。 • 自 2018 年 2 月 22 日起,商品体积(长 x 宽 x 高,以英寸 为单位)除以 139 (而不是之前的 166 )这种方式来计算体 积重量。体积重量仅适用于重量超过 1 磅的大号标准尺寸 商品以及所有小号、中号和大号大件商品。 大家可以自行对照表格,不同类型产品它的标准也不同。 •   小号标准尺寸 : 任何包装后重量不超过 12 盎司、最长边不超过 15 英寸、最短边不超过 0.75 英寸且次长边不超 过 12 英寸的商品。 •   大号标准尺寸 : 任何包装后重量不超过 20 磅、最长边不超过 18 英寸、最短边不超过 8 英寸且次长边不超过 14 英寸的商品。 •   小号大件 : 任何包装后重量不超过 70 磅、最长边不超过 60 英寸、次长边不超过 30 英寸并且最长边加周长不超 过 130 英寸的商品。 •   中号大件 : 任何包装后重量不超过 150 镑、最长边不超过 108 英寸、最长边加周长不超过 130 英寸的商品。 •   大号大件 : 任何包装后重量不超过 150 镑、最长边不超过 108 英寸、最长边加周长不超过 165 英寸的商品。 •   特殊大件 : 包装后的重量和尺寸超过以下一项或多项标准的任何商品:超过 150...

亚马逊Reviews 与 feedback的区别以及差评的移除方法

大家好,我们这期来讲解下 Reviews 与 feedback 的作用和区别,这似乎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有时连买家都经常混淆这两个评价的作用,本该出现在 Reviews 上的评价竟然出现在 feedback 中。还有万一出现差评该如何移除呢? 一、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是 Reviews : 是指产品评价 , 主要针对产品功能、外观、使用等方面的评价。 在说明 Reviews 的作用时,我们先来了解下最近很流行所谓 Reviews 的 “ 黑科技 ” 删差评? 1 、 Amazon 内部人员删差评??? 据说,可以联系到亚马逊的内部人员,花费几百至上千元左右的价格可删除差评。但我并没有见到过,所以对此保留怀疑。 2 、黑科技 “ 撞库 ” 删差评??? 亚马逊每个买家都有自己的账号及密码,账户一般都是买家的邮箱,邮箱也同样有密码。撞库是指他们用一些软件去查到买家的邮箱,然后使用数据库去搜索,看是否有匹配的破解过的密码,再用这个邮箱的密码去登录亚马逊。这完全就是在碰运气的做法,我个人认为这种方式成功的概率是比较小的,对此我还会保留怀疑态度。 3 、给买家返现删差评??? 市面上有一些软件是可以把用户的真实邮箱给匹配出来,匹配后给买家发邮件,告诉买家愿意删除差评,会给一定金额的返现( 30-50 美金),成功率较大。 4 、找客服申诉,删除不符合平台规则的差评。 利用亚马逊本身平台规则,如不符合规则,是可以找客服删除的。 我来举个案例让大家看下 Reviews 差评对 Listing 的影响,就知道卖家为什么那么渴望移除差评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产品仅有 1 颗星的评价,大多数卖家在看到评价后就不会选择这个产品,而是找相似的产品购买。 再点开这个产品的差评,我们可以看到评论是一个直评,大致意思是这个买家买到了翻新后的产品。   上图是这个买家的主页,我们可以看到在评价旁有个“ Verified Purchase ”的标识,我们称它为“ VP 评价”,意思是有真实交易记录的评价。如果没有 VP 标识,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买家真实购买了,但超出了原本评价的时间,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评价;另一种情况是,买家用过这个产品,但没有在这家店购买过,直接...